發新話題
打印

[生活資訊] 提昇免疫力

提昇免疫力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往事如煙 您是第633個瀏覽者
薏仁補氣 增加免疫力抗流感


新流感來勢洶洶,與其依賴藥物,不如提升自體免疫力,
從中醫觀點來看,食補效用多於藥補,
但許多藥材可能味道不好,讓人卻步,

然而像薏仁這種食材,有去濕、抗病毒的效果,
也適合夏天吃,還能增強免疫系統。

炎炎夏日,來碗透心涼的薏仁湯,是小姐太太們的最愛,
不僅能美白瘦身,現在中醫師還發現它有抗流感的功效,
從食療下手,就能增強身體免疫力,
醫師建議每人每天可以攝取50~100公克的薏仁,
混飯煮或單獨吃,都是不錯選擇。

除了薏仁湯之外,像是養身益氣的偏方青草茶,
也很受歡迎,


不過醫師特別提醒,孕婦、生理期的婦女,
最好不要吃薏仁,(尤其孕婦有可能流產)
成人每天也不要吃超過200公克的份量,

從食補下手,才是提升自體免疫力,對抗新流感的好方法。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TOP

防新流感 韭菜籽蒜頭西洋蔥增免疫力

  
防範H1N1新型流感疫情,台中縣朝陽科技大學教授陳耀寬今天表示,韭菜籽、蒜頭、西洋蔥具有增強免疫力功效;他並教導民眾DIY乾洗手,防範新流感。
陳耀寬指出,只要提升免疫力,讓身體有足夠抵抗力預防病毒入侵,疫情不是那麼可怕。

他說,韭菜、蒜頭、西洋蔥,一直是增強免疫力,及殺菌良方,第二次世界大戰南太平洋群島叢林戰爭,就是用大蒜預防感染瘧疾;美國時代雜誌依科學家實驗結果,票選出10大優質食物,韭菜、蒜頭、西洋蔥名列其中。

韭菜、蒜頭、西洋蔥怎麼吃?才可以提升免疫力。陳耀寬說,韭菜要吃韭菜花,當然韭菜籽最好;蒜頭和西洋蔥不能泡水,也不能長時間加熱烹煮,最好做成沙拉生吃才有效果。

陳耀寬表示,韭菜籽、蒜頭、西洋蔥含有重要韭菜酵素、蒜素、愛力茵、硫化物和10多種微量元素,能有效增強免疫力。

另外,市面上「乾洗手」一瓶難求,陳耀寬教導民眾自己DIY,材料為藥用酒精75ml、純水25ml、高分子膠1公克,混合攪拌均勻約2至3小時,液體呈黏稠透明狀就完成。至於居家消毒,可到藥房買藥用酒精混合純水,以3:1的比例放入噴瓶內使用。

他強調,炎熱的夏天除了新流感外,也是腸病毒季節,不免令人擔憂;只要加強身體的抵抗力,雙手注意隨時消毒殺菌就是最佳良方。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TOP

新流感防疫養生方 簡易實用


新流感來勢洶洶,群聚感染,社區感染,加上病毒不斷產生變異,疫苖防疫功能失效,面對流感新形勢,疫苖的研發生產緩不濟急,於此之際,平日養生防疫更形重要。以下針對新流感的簡易養生防疫方,獲得「醫療保健」專欄作家拙老推薦。
食材:紅皮蘋果一大顆、奇異果一大粒或二小粒、一小瓶養樂多、一杯溫開水

食用方法:蘋果、奇異果削皮,切片

加養樂多和600cc水打成果汁,飲用後,喝300cc溫開水或不打成果汁,當切盤食用,吃完喝養樂多,最後再喝300cc溫開水

營養成分:維他命A、B群、C、纖維素

功效:造血、促進腸胃蠕動、養生美容、調整免疫功能

注意:切忌加入優酪乳、牛奶

註:1. 以上是一個成人的份量
2. 養樂多改善腸胃功能
3. 喝溫開水,幫助腸胃吸收、血液循環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TOP

發燒起疹子 小心可能是紅斑性狼瘡


紅斑性狼瘡是一種原因不明的自體免疫疾病,多半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台北縣立醫院醫師表示,紅斑性狼瘡雖然是可能侵襲全身器官的疾病,但以皮膚病變比率最高,從輕微的紅斑到嚴重的潰瘍都有,民眾如果身上有皮膚病變和發燒等症狀,應進一步檢查,千萬不要以為是一般感冒而延誤就醫。
22歲的王小姐身上莫名奇妙起疹子,原本以為是皮膚病,塗擦藥膏卻怎麼也治不好,經就醫仔細檢查,才發現自己罹患紅斑性狼瘡,台北縣立醫院表示,紅斑性狼瘡是一種病因未明的自體免疫疾病,可侵犯全身多處組織或器官,但是以皮膚病最具代表性,風濕免疫科醫師趙尹慈指出,皮膚疾病常是紅斑性狼瘡的最初表徵,比例高達八成,尤其是發生在年輕女性身上;

最明顯的就是蝴蝶狀皮疹,由於兩側對稱,因此稱為蝴蝶斑;其他還可能出現發燒、關節疼痛、水腫、掉髮、貧血、手指頭遇冷後發青發白的雷諾氏現象等。醫師也說,紅斑性狼瘡一般最常發生在生育年齡,也就是15歲到39歲的人身上。

醫師表示,一般輕微的症狀可以使用局部性類固醇治療,但如果侵襲到內器官,就需要進一步治療;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許多患者發燒起疹子,會誤以為是一般感冒或感染皮膚病,而延誤治療,而由於紫外線是皮膚病變的重要因子,患者應時時注意防曬,避免曝曬在紫外線最強的早上十點到下午四點。外出也盡量擦防曬品,戴帽子、打傘及穿著長袖長褲和戴墨鏡。

[ 本帖最後由 往事如煙 於 2009-9-12 16:23 編輯 ]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TOP

皮膚有疾 小心紅斑性狼瘡作祟


紅斑性狼瘡會侵犯全身多處組織或器官,但其中還是以皮膚疾病最具代表性。台北縣立醫院今天指出,起疹子也可能就是紅斑性狼瘡所造成的,民眾應注意並小心病情惡化。
台北縣政府衛生局今天召開記者會,縣立醫院風濕免疫科醫師趙尹慈表示,紅斑性狼瘡是種未明的自體免疫疾病,病因還不清楚,研究顯示,環境因素如日曬,紫外線會使皮膚細胞死亡,這時細胞內的核蛋白會暴露在細胞膜上,誤導免疫系統攻擊,進而產生皮膚症狀惡化,免疫系統無法被控制造成病情惡化。

她說,有女性病患發燒數日後皮膚產生紅斑狀突起,有疼痛的感覺,初步檢驗為血小板過低,經過詳細的檢驗後才發現是狼瘡並給予類固醇治療。

她表示,皮膚疾病常是狼瘡的最基本表徵,比例高達80%,尤其是年輕女性較容易得病。其他如毛髮脫落、黏膜病變、蕁麻疹及血管炎等,都可能是狼瘡引起的病症。

她提醒民眾,若發燒起疹子,很可能就是紅斑性狼瘡所引起的,常有人誤以為是一般感冒或皮膚病,而造成誤診,民眾要多加注意,紫外線是皮膚病變的重要因子,應儘量避免曝曬在紫外線下造成傷害。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TOP

女性最需要的七大營養素


女性從生育年齡到更年期,生理功能從成熟轉為衰退,所需的營養素亦跟著變化。比如生育年齡期,每月來潮導致經血流失,鐵質的補充不可少。而停經後所需鐵質較少,攝取過量會影響健康。在不同階段,如何正確攝取營養素就極為重要。
食物乃營養素重要來源,且較易為人體吸收利用。而有些營養素無法自飲食中攝取足夠,營養專家認為,適當的加入補充劑是必要的。特別是年長者,因身體機能衰退,食物養份吸收力減弱,所以有必要補充綜合維他命保建,以免因營養不良而導致各種疾病上身。

營養專家列出女性所需的重要營養素如下:

一、鐵

鐵質為製造紅血球之主要成分,紅血球功能為將氧氣由肺部輸送至全身細胞,提供進行氧化作用產生身體所需能量。缺乏鐵質會影響紅血球製造,造成貧血及供氧不足,導致易疲勞、面色蒼白、抵抗力差、記憶力影響、老化快等等。若長久未治,甚至導致心臟衰竭。

女性因月經造成鐵質流失,需補充足夠鐵質以預防貧血。食物來源的鐵質最為理想,必要時可補充鐵劑。富含鐵質之食物包括紅肉、家禽、肝臟、貝類、雞蛋、豆類、綠葉疏菜、黑木耳、全穀類、乾果等等。配同水果進食為佳,因水果中的維他命C能增進鐵質吸收。但應避免咖啡或茶等飲料,因咖啡中的多酚類與茶葉中的丹寧酸,會影響腸道對鐵質的吸收。

停經後婦女所需鐵質較少。除非醫生建議需補充鐵劑,否則服用綜合維他命時,應選擇不含鐵質為佳,因鐵質過高會影響鈣質的吸收。芬蘭及美國研究表示,過量的補充鐵劑還會提高心血管疾病的之比率。

二、鈣

鈣是構成骨骼主要成分,若鈣質攝取不足,易造成骨質疏鬆症,甚至導致骨折,嚴重者還會危及生命。

懷孕、哺乳期應攝取足夠鈣質。鈣質不足,不但影響嬰兒健康與發育,且自身易導致腰酸背痛、腿抽筋等,年老時也易造成骨質疏鬆症。

人進入中年後骨質開始流失,特別是女性,停經後流失速度加快。美國國家骨質疏鬆症基金會資料顯示,骨質疏鬆症患者八成為女性。醫師建議,年輕時就應該攝取足夠的鈣質,儲存足夠骨本,以降低年老時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再者,年長婦女應避免過度飲用含咖啡因之飲料(如咖啡或茶等)或抽菸,這些因素都可能影響骨質密度,而造成骨質疏鬆。

女性每日所需鈣量因年齡而異,通常為1000到1500毫克。牛奶及奶製品富含鈣質,特別是牛奶,易為人體吸收。還有豆類及豆製品、小魚、小魚乾、蝦、蠔、蛤、黑芝麻、黑木耳、紫菜、芥藍菜、莧菜等等均含豐富鈣質。若飲食上未能獲取足夠量須考慮補充鈣劑。

三、維他命D

維他命D能促進小腸對鈣、磷的吸收,以達到強化骨骼的目地。陽光中的紫外線,能使皮膚內的脫氫膽固醇轉化為維他命D。研究顯示,人體約90%的維他命D須經由日曬獲得,因此人稱「陽光維他命」。每日適度的日曬,加上適量的攝入含維他命D之食物,即能產生足夠的維他命D。動物性食物乃維他命D之主要來原,如牛奶、奶製品、肝臟、海魚等,而魚肝油含量最為豐富。

老年婦女,因自行合成維他命D的功能減弱,加上腸道功能也逐漸衰退,對鈣的吸收力也跟著差。此外,防護紫外線傷害的防曬霜亦擋掉了陽光,以致影響維他命D的取得。為彌補這一損失,老年婦女可考慮攝取含有維他命D和鈣的綜合維他命。年過50 每日所需維他命D量為400單位,超過70歲則需要600單位。但不要超過800單位,以避免攝入過多產生高鈣血症及高尿血症,而引發對腎臟、心臟、血管的傷害。

四、維他命B6和B12

B6有助紅血球製造及代謝。B12有助於維持神經細胞健康、紅血球細胞的發展、及維持心血管健康。維他命B6或B12缺乏都會造成貧血。這兩種B群對兒童的成長與發育也非常重要。

B6和B12通常存在於動物性蛋白質中。大多數年長者,或因胃腸機能衰退吸收力差,或肉類攝取量少,或咀嚼差,故較易缺乏B6和B12 。所以建議服用綜合維他命補充劑。

台灣行政院衛生署調查指出,年長者B6攝取不足,會影響免疫力、認知能力。英國牛津大學研究亦指出,年長者B12不足,腦容量可能快速萎縮而致癡呆。最近日本大阪大學發表研究顯示, B6,B12及葉酸食物攝取不足量,會提高罹患心肌梗塞比率。

富含維他命B6的食物包括肉類、動物肝臟、雞蛋、香蕉、鮭魚(三文魚)、馬鈴薯、香蕉、燕麥、糙米、花生、小麥胚芽及蜂蜜等。富含維他命B12的食物包括肉類、牛奶品、雞蛋全麥、糙米、海藻。中草藥中的當歸、明日葉亦含B12。

五、葉酸

葉酸是屬於維他命B群中的一種。懷孕或準備懷孕者應多攝取葉酸。研究證實,維他命B的缺乏會導致嬰兒腦部和脊椎缺陷。美國聯邦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於1998 年就規定,所有食品製造商於麵包、麵粉、谷類等等製品中添加葉酸。全穀類產品包括裸麥麵包、糙米、和燕麥片等不必添加,因其已含有天然葉酸。

除了葉酸補充劑外,蔬菜中綠色蔬菜葉酸含量高,如菠菜、綠色花椰菜、萵苣、油菜、香菜、蘆筍等。葉菜顏色越深綠,其葉酸含量越高,其中以菠菜最高。其它如柑、橘、柳橙、奇異果、瓜類、豆類等葉酸含量也很豐富。

六、β胡蘿蔔素

胡蘿蔔素具抗氧化效果,能保護人體,對抗破壞細胞的自由基,降低心血管疾病及癌症。胡蘿蔔素主要來自綠色或橘黃色蔬果,如菠菜、韭菜、蘿蔔葉、茼蒿、胡蘿蔔、紅蕃茄、杏、木瓜、香瓜、南瓜、甘藷、芒果等。胡蘿蔔素攝取過量會使皮膚變黃,尤其是手腳,稱「胡蘿蔔素血症」,停止食用後,慢慢會自動恢復。

七、Omega -3脂肪酸

女性因有女性荷爾蒙之雌激素,能夠保護心血管健康,使血管比較不易阻塞、硬化。然上年紀後荷爾蒙分泌減少或停止,脂肪易堆積在血管壁,心臟病、中風等風險也升高。Omega -3脂肪酸已被證實可調節血脂肪、降低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鮭魚和鮪魚(金槍魚)都富含Omega -3脂肪酸,純橙汁通常也有添加Omega -3脂肪酸。魚油膠囊亦能提供所需的脂肪酸,但懷孕、哺乳期、或有出血症狀者(如手術前後、月經期等)、或服用抗凝血劑或其它藥物者,務必在醫師指示下服用。

人從盛年走向衰老是自然的規律。中醫理論講生理健康與心理健康相互影響、相互制衡。除了注重良好生活飲食習慣、適當的補充營養劑(醫師、專業人員指示下) 及適度的運動外,加上熱愛生命、不焦慮、不緊張、笑口常開、時時保持心平氣和、寬容對待一切人事物,不論在什麼年齡階層,定能讓我們活得更健康、更快樂。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無恨月常圓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7 04:39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25957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