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中國歷史] 漢朝軍事人物──衛青介紹

漢朝軍事人物──衛青介紹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您是第1217個瀏覽者
衛青(?∼前106年),字仲卿,河東平陽(今山西臨汾西南)人,騎奴出身,西漢著名軍事將領。

生平

入宮

衛青是衛媼(平陽侯府中婢女)與平陽縣吏鄭季的私生子,少年被送至生父家寄養,但於鄭季家中被歧視、虐待,被迫放羊,後離開鄭家回去與母親一起生活,並改姓衛,在平陽侯府做騎奴(馬伕)。後來由於他同母異父的歌女姐姐衛子夫被漢武帝相中,隨著得以入宮當差。

發跡

後來因為衛子夫懷孕,導致陳皇后妒忌,陳皇后之母館陶長公主便派人綁架衛青企圖殺害他以報復衛子夫,但是被衛青的朋友公孫敖帶人劫獄救出。漢武帝得知後借題發揮,當著皇后和長公主的面提拔衛青為建章監(禁衛隊長)、侍中、太中大夫,封衛子夫為夫人(地位僅次於皇后的嬪妃),並大肆封賞衛家人及公孫敖等人。衛青開始被漢武帝重用,衛氏一家也從此開始發跡。

傳說衛青年輕時隨從主人入宮辦事,在甘泉宮前碰見一位帶著枷鎖的犯人為他相面,說他「貴人也,官至封侯」。而衛青則回復:「人奴之生,得無笞罵即足矣,安得封侯事乎?(作為奴隸,不挨打挨罵就心滿意足了,還提什麼封侯)」。

衛青和首任妻子育有三子(衛伉、衛不疑、衛登)。後改娶漢武帝姊平陽公主(其前夫為平陽侯曹壽,是衛青以前的主人)為妻。平陽公主與衛青結伴終生,死後與他同葬,沒有為他生兒育女。


六勝匈奴

元光6年(前129年),匈奴舉兵南下直指上谷地區(今河北省懷來縣)。漢武帝出兵四萬、兵分四路,果斷地任命了初出茅廬的衛青為車騎將軍,同李廣、公孫敖、公孫賀一起迎擊匈奴。這次雖然是衛青的首次出征,但他驍勇善戰,直搗龍城(匈奴人祭掃祖先的地方),殺敵七百後得勝而回。漢武帝見四路大軍除衛青凱旋外非敗即退,賞識有加,封他為關內侯。

元朔元年(前128年)秋,衛青率3萬騎兵出擊雁門郡(治善無,今山西右玉境),斬殺匈奴數千。次年春,領兵出征雲中(今呼和浩特西南),圍殲匈奴白羊王、樓煩王兩部,俘虜匈奴數千、牛羊百萬計,收復河套地區,衛青所部全甲而還。此戰解決了匈奴人長期對京城長安的威脅,漢武帝隨後在河朔地區移民屯田,建立朔方郡,為將來對匈奴作戰打好了根據地。衛青因此被封為長平侯,加封三千八百戶侯。

匈奴人不甘心失敗,一心想奪回失地。為了先發制人,元朔5年(前124年)春,漢武帝命衛青率領騎兵3萬出高闕。衛青部出塞急行軍六七百里,趁黑夜突襲右賢王部,右賢王攜愛妾獨自逃跑,漢軍俘獲匈奴一萬五千人、貴族十餘人、牛羊數百萬。漢武帝拜其為大將軍,統領全部漢軍,並加封八千七百戶侯。衛青三個尚在襁褓中的兒子也被封侯,但是被衛青婉拒,要求轉而獎賞其部下。衛青部下因此共十一人被封侯。

元朔6年(前123年)春、夏,兩次率領十餘萬騎兵出擊漠南伊稚斜單于大本營,殲敵過萬人。但因部下蘇建、趙信部三千人遭遇單于主力全軍覆沒(趙信帶八百隨從投降,蘇建獨身逃出),所部諸將都沒有得到封賞。衛青的外甥霍去病此戰自領八百騎出擊,俘虜匈奴單于的叔父和國相,斬敵2028人,其中包括單于的祖父。霍去病從此開始被漢武帝提拔重任。


漠北最後大決戰

元狩4年(前119年)春,漢武帝以14萬匹馬及50萬步卒作為後勤補給兵團,授與衛青與霍去病各率領5萬騎兵,兵分兩路,出擊匈奴,跨漠長征。衛青所率部隊出定襄,目標掃蕩單于王庭在漠北卻與單于本部相遇。單于主力試圖以逸待勞兵分兩路伏擊漢軍,但是被衛青識破。隨後衛青以李廣為前鋒將軍率領三千騎兵製造一輪番對正面匈奴大軍的輪番攻擊以換取時間包抄由伊稚斜大單于所率之三萬隱伏於紅樹林之中大軍,並擊潰單于本部,伊稚斜大單于也於此戰中箭陣亡,匈奴軍隊大敗,漢軍並追襲二百餘里至趙信城,將其徹底搗毀。這一次戰役衛青所部斬獲近兩萬人,給匈奴以沉重打擊,他也因此與霍去病同時被拜為大司馬。但是此戰雖有重大戰略意義,衛青屬下卻沒有人受封。這次戰役後,匈奴的軍隊已完全被打垮,從此以後,匈奴逐漸向更遠、更貧瘠的地方遷徙,元氣大傷,匈奴人對漢朝的軍事威脅以徹底解除了,史稱漠北之戰。此次戰役歸來之馬匹也僅僅三萬餘匹,這也是衛青的最後一次出征,自此之後他不再被漢武帝重用。

這次戰役還發生了憾事:在這次的最後一戰,衛青同意李廣要求作前鋒將軍的請求,而安排李廣領3千騎兵主打匈奴正面大軍並要求其於日落之前得發起數次輪攻以讓漢軍主力軍隊有時間繞去打隱伏於紅樹林中的伊稚斜大單于所率之三萬騎兵。李廣與此戰中為國戰死,李廣的兒子李敢,當時是霍去病的部下,聽說父親死訊,認為衛青是刻意讓父親送死,因此至衛青府上理論並拔劍刺傷衛青。衛青本人並不追問李敢,但衛青的外甥霍去病卻不能接受部屬刺傷自己舅舅,最後在甘泉宮狩獵時射殺了李敢,武帝得知非常震怒,但由於疼愛霍去病,故對隨從指示 可惜了李敢,沒在戰場上英勇戰死,卻讓上林苑的一頭鹿給撞死。故之後有<李敢被鹿撞死>之說法


晚年

衛青的一生共七次率兵出擊匈奴,本部無一敗績。治軍嚴明,能與士卒同甘共苦,作戰驍勇,深受將士愛戴。其中淮南王劉安的謀士伍被對衛青的評價尤其之高,以至於淮南王謀反計劃的第一步就是要刺殺衛青。

儘管衛青品德高尚,卻很少得到他人讚揚(「天下未有稱也」)。部下蘇建曾建議衛青:「大將軍至尊重,而天下之賢士大夫無稱焉,願將軍觀古名將所招選者,勉之哉!(大將軍你功高位重,但天下的士子文人卻無人稱讚你。希望將軍你能像古代名將那樣招集門客,來誇獎你!)」勸他巴結文人、收買門客以在社會上製造有利於自己的輿論。而衛青拒絕:「自魏其、武安之厚賓客,天子常切齒。彼親待士大夫,招賢黜不肖者,人主之柄也。人臣奉法遵職而已,何與招士!(竇嬰、田蚡大肆厚養門客,皇帝恨得咬牙切齒。如果結交文人、招攬高賢親信,那是主公眼裡的把柄。作為臣子做好本職就行了,招什麼門客!)」儘管功勛卓著,衛青為人謙遜低調,從不仗勢跋扈,《史記》中評價他「為人仁善退讓,以和柔自媚於上」。漢臣汲黯從不對衛青禮拜,而衛青不但不生氣,反到更加敬重汲黯。漠北之戰後,功高蓋主的衛青被漢武帝冷落,昔日的部下都改投奔了皇寵日高的霍去病,只有任安一人不肯離開他,衛青也無怨無悔,平淡的過了餘生。

元封5年(前106年),衛青去世,墳墓按照盧山的形狀修築,葬於茂陵東北側。


評價


司馬遷《史記》中對衛青的評價十分微妙。一方面,司馬遷在《衛將軍驃騎列傳》中強調衛青的外戚身份,著重描寫衛青低調懷柔的處世作風,對其戰功的敘述卻遠不如李廣的事跡詳細,以至於後世的黃淳耀(明)評論:「太史公以孤憤之故,敘廣不啻出口,而傳衛青若不值一錢,然隨文讀之,廣與青之優劣終不掩。」認為司馬遷對李廣和衛青的評價不公。黃震(宋)在《史記評林》中則認為:「凡看衛霍傳,須合李廣看。衛霍深入二千里,聲振華夷,今看其傳,不值一錢。李廣每戰輒北,困躓終身,今看其傳,英風如在。史氏抑揚予奪之妙,豈常手可望哉?」另一方面,司馬遷又在《史記·淮南衡山列傳》中間接借淮南王謀士伍被之口讚譽衛青「大將軍遇士大夫有禮,於士卒有恩,眾皆樂為之用」、「騎上下山若蜚,材幹絕人」、「號令明,當敵勇敢,常為士卒先」、「休捨,穿井未通,須士卒盡得水,乃敢飲。軍罷,卒盡已度河,乃度。皇太后所賜金帛,盡以賜軍吏」、「雖古名將弗過也」,讚揚衛青謙遜知禮、才能出眾、愛護將士,是古來少有的良將。後世有人認為,司馬遷之所以如此矛盾,是因為他忌諱衛青的出身背景(賤民出身、私生子、外戚身份),加上衛青的低調性格不符合他的欣賞品位(司馬遷對項羽、李廣、郭解一類個性飛揚的人物往往讚譽很多),因此不願意直接公開的讚賞衛青。

司馬遷在《史記》中對衛青的描寫影響了不少後人。他把衛青和霍去病與李延年之類的「內寵嬖臣」一起放在《佞幸列傳》中評論,儘管在強調他們「外戚貴幸」的身份外特意指出衛、霍二人「然頗用材能自進」,但還是給了一些後人「衛青僅是個靠了皇后裙帶關係的小人」的印象。王維「衛青不敗由天幸」的詩詞也認為衛青沒有真本事,而只是運氣好才不打敗仗。李白也曾有詩「衛青謾作大將軍,白起真成一豎子」 貶低衛青不配做大將軍。另外,因為司馬遷認為衛青是有意偏袒公孫敖而排擠李廣去走東路(其實是衛青得了漢武帝的密詔,說李廣犯霉運,不能委派先鋒官那樣的重任),導致李廣迷路失期最後自殺,後世許多人怪罪衛青是害死李廣的兇手。有人甚至因為《史記》中將衛青、霍去病與漢武帝的男寵韓嫣、李延年等並稱「寵」,以及《史記·汲鄭列傳》中記載漢武帝對衛青十分隨便不拘禮,從而聯想出他們中有同性戀行為。蘇東坡曾在《東坡志林·人物》中藉此題發揮寫過一篇文章嘲諷衛青是下賤的無恥獻媚之徒。

與文人墨客的毀譽參半相比,自古兵家對衛青的評論非常之高。古代評價名將,常有「孫吳白韓,頗牧衛霍」(孫武、吳起、白起、韓信、廉頗、李牧、衛青、霍去病)的說法。東漢時期曹操的三子曹彰曾言:「大丈夫當學衛青、霍去病,立功沙漠,長驅數十萬眾,縱橫天下,何能作博士耶?」唐朝名將李靖曾評:「凡戰者,以正合,以奇勝。正奇兼善者如孫武、衛青、諸葛亮廖廖數人耳。」宋朝抗金名將岳飛則言:「衛青、霍去病,將之典範,吾當效之。」同時高度讚賞衛青的武鋼車陣,認為「戰法革新破匈奴,衛青始」(劉裕也曾用此車陣大破南燕騎兵)。此外,蘇洵(蘇東坡的父親)也稱讚:「漢之衛、霍、趙充國,唐之李靖、李績,賢將也。漢之韓信、黥布、彭越,唐之薛萬徹、侯君集、盛彥師,才將也。賢將既不多有,得才者而任之可也。」何是非則在《霍去病傳》中言:「昔者,漢武之有事於匈奴也,其世家宿將交於塞下。而衛青起於賤隸,去病奮於驕童,轉戰萬里,無向不克,聲威功烈震於天下,雖古之名將無以過之。二人者之能,豈出於素習耶?亦天之所資也。 」批駁「衛、霍發跡於裙帶」的說法。李惟清則有「漢有衛青、霍去病,唐有郭子儀、李晟」的說法。明太祖朱元璋曾用「仲卿、藥師」讚譽在捕魚兒海戰役中擊潰北元的名將藍玉(「仲卿」指衛青,「藥師」指李靖)。史家也一致公認衛青的卓越軍事家地位。


家庭

父母:

父:鄭季
母:衛媼(姓名不詳,姓衛是因其女衛子夫而來)
兄弟姊妹:

兄:衛長君
姊:衛君孺、衛少兒、衛子夫
弟:衛步、衛廣
妻:

首任:姓名不詳
第二任:平陽公主
兒子:(皆為首任妻子所出)

衛伉
衛不疑
衛登
外甥:

霍去病

參考文獻
《史記》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
《漢書》卷五十五·衛青霍去病傳第二十五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18 00:38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89953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