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短文分享] 《二十歲的人生不能等到三十才開始》 作者:Meg Jay 【完結】

《二十歲的人生不能等到三十才開始》 作者:Meg Jay 【完結】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靈霏 您是第519個瀏覽者
事實卻不然,聽著Alex在會談中所說的有趣故事對我來說十分輕鬆,只需點頭,避而不談真正的問題「三十歲不就是再活一次二十歲嘛」Alex說,就我當時的想法,她說的沒錯,工作、結婚都是之後的事,孩子是之後的事,甚至死亡也是之後的事,像Alex和我這樣二十歲世代的年輕人,有的是時間。


我說,「沒錯,她有固定約會對象,她和一個蠢蛋上床,但不代表她會和那個傢伙結婚」
這就是心理學家所謂「啊!原來如此!」的時刻,那一刻,我領悟到人無法等到三十歲,再重頭過二十歲的生活。沒錯,人們比以往更晚成家立業,但不代表Alex的二十歲是她的發展停滯期,而是Alex的最佳發展時機,我們卻坐視這段時光白白流逝,此時我才明白善意的忽視確實是個問題,而且會有嚴重的後果,不僅對Alex和她的愛情生活來說如此,對所有二十歲世代年輕人的事業、家庭和未來亦然。


這並非我個人的觀點,而是事實我們知道,人生中80%最具決定性的時刻發生於35歲前,這意味著10個中有8個塑造你人生的決定、經歷和「啊!原來如此!」時刻發生於30歲中旬前,超過40歲的人別慌,我們知道一份職業的最初十年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對你未來的收入而言,我們知道半數以上的美國人30歲前結婚、同居或約會的對象就是你未來的終生伴侶,我們知道大腦在二十多歲這個年紀會歷經第二次及最後一次成長高峰,以轉型為成人期,這意味著無論你打算如何改變自己,此刻正是最佳時機,我們知道性格在二十多歲這個年紀的變化勝於人生其他階段,我們知道女性生育高峰期是28歲,35歲後則每況愈下,因此二十年華正是瞭解自我身體狀況及選擇的最佳時機。


但很少有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聽說過這件事,報紙談論的總是成人階段的變化,研究人員稱二十歲世代為青春期的延續,新聞記者賦予二十歲世代一些愚蠢的綽號,例如「啃老族」和「大孩子」確實如此,文化使然,我們輕忽了成人階段的決定性十年。


•日復一日地這些聰明有趣的二十歲世代如同你們或你們的子女前來我辦公室說類似以下的話「我知道我男友不適合我,但這段感情不能當真,只是打發時間罷了」或是,「每個人都說,我只要在30歲前展開事業就沒問題」


然後他們開始這麼說:「二十多歲時的約會就像玩大風吹,大家四處遊蕩、樂在其中,但30歲左右音樂逐漸停止,大家開始就座,我不想成為唯一站著的人,因此有時我覺得和丈夫結婚,只因為他是30歲時離我最近的椅子」


千禧年後的中年危機不在於是否買輛紅色跑車,而在於意識到無法擁有目前想要的事業,在於意識到無法生出這時候所想要的孩子,或無法替孩子生出兄弟姊妹,太多三十歲世代及四十歲世代的人看看自己然後望著坐在房間另一頭的我,開始談論起他們的二十歲生活「我當時在做什麼?在想什麼?」


以下是關於如何著手的故事,這是關於一位名叫Emma的女子的故事,25歲時,Emma來到我辦公室,因為她-根據她的說法-她正經歷身份危機,她說她認為自己或許想從事藝術或娛樂工作,但尚未下定決心,因此過去幾年她暫時擔任餐飲服務生,為了省錢,她和男友同居,他展現脾氣的能力更勝於雄心,儘管她的二十歲生活充滿艱辛,她之前的生活更是困難重重,她經常於會談中哭泣,但恢復平靜後,她說「你無法選擇家庭,但可以選擇朋友」


當時,我費盡心力才忍住說「我會」的衝動,但Emma需要的並非一位對她關懷備至的治療師,Emma需要更好的生活,我知道這是她的機會,自從治療Alex後,我學到很多,我不會坐視Emma的決定性十年白白流逝。


首先,我要Emma忘了她的身份危機,累積一些身份資本,至於所謂的累積身份資本,我指的是進行某些增加自我價值的事,進行某些投資以達成理想中的自己,我不知道Emma的工作前景,沒人知道任何工作的前景,但我確實知道這一點:身份資本將衍生身份資本,因此此時正是接受那份跨國工作,那份實習職位,和你想嘗試的創業的時機,我並非反對二十歲世代進行探索,但我不贊同無意義的探索,順帶一提,那並非探索而是浪費時間,我要Emma進行有意義的工作探索。


最後,同樣重要的是,Emma認為你無法選擇家庭,但可以選擇朋友,以她的成長經歷來說確實如此,但作為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Emma很快就得選擇自己的家庭,當她和某人結為連理,建立屬於自己的家庭,我告訴Emma此時正是她選擇家庭的時機,你或許認為30歲是較適當的成家時機,相較於20歲,甚至25歲,我同意這一點,但當所有Facebook上的朋友開始步入禮堂時套牢某個和你同居或上床的人,並沒有達成某項進展,經營婚姻的最佳時機正是結婚前,這是指用心看待愛情,如同看待工作般,家庭的選擇是有意識的選擇,選擇你想要的人和生活,而非僅是達成目標或打發時間,與恰巧選擇你的人。


Emma的後續情況如何?好,我們翻閱那本通訊錄,她發現一位前室友的親戚任職於他州的藝術博物館,那個弱連結協助她在當地找到一份工作,那份工作給了她離開同居男友的理由,5年後的今天,她成了博物館特殊活動規劃者,她與一位用心選擇的人結婚,她愛她的新職業,她愛她的新家庭,她寄給我一張卡片,上面寫著「現在緊急連絡人一欄,似乎不夠大了」


Emma的故事使這件事顯得輕而易舉,但這就是我喜愛輔導二十歲世代的原因,幫助他們十分容易,二十歲的世代就像剛離開洛杉磯國際機場的飛機準備前往西岸某處起飛後,航線稍微偏移即降落阿拉斯加或斐濟的差別,同樣地,在21或25歲,甚至29歲一場有益的談話、一次充分的休息一場卓越的演講,都將造成極大影響對未來幾年、甚至幾代來說。


因此這是一個值得分享的想法,去分享給每位你所認識的二十歲世代,這就像我於Alex的會談中所領悟到的道理一樣容易,這就是我現在有幸能時時給予像Emma這樣的二十歲世代的忠告,二十歲的人生不能在三十歲重來,因此把握你的成年期累積一些身份資本,利用你的弱連結選擇你的家庭,別受限於你不知道或不曾做過的事,此刻你正在決定你的人生。


[ 本帖最後由 靈霏 於 2015-4-5 13:37 編輯 ]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14 13:22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36448 秒, 數據庫查詢 7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