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東方歷史] 阿伊努人

阿伊努人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琰容 您是第1798個瀏覽者
阿伊努人(阿伊努語:Ainu),或翻譯成愛努人、愛奴人、阿衣奴人,是居住在庫頁島和北海道、千島羣島、堪察加的原住民1。在阿伊努語中,「阿伊努」是「人」的意思。在今天,很多阿伊努人希望人們稱他們為「ウタリ」(日語羅馬拼音:Utari,阿伊努語中「夥伴」的意思)。在官方的正式文獻中,則「阿伊努」和「烏塔利」這兩種稱呼都可以找到。 在日本,因為與日本人多年通婚,純阿伊努族基本消失。[3] 官方估計,人口約25,000,而非官方的數字是200,000人以上。[1]

很多中文文獻直接用日本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蝦夷人」這個名稱來稱呼「阿伊努人」,而認為這兩者是同一個族群(如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2003),這種觀點可能是有問題的(詳見後述)。

歷史上,阿伊努人也曾經在日本本州的北部、俄羅斯的庫頁島、千島群島以及堪察加半島居住過。根據北海道政府在1984年進行的調查資料,當時在北海道有24,381個阿伊努人。不過,由於一般日本人對原住民的族群歧視以及污名化現象,很多阿伊努人會傾向隱藏他們自己的族群性,或者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的族源,因此,現存阿伊努人比較精確的人口數目很難加以得知。元代與明代他們叫骨嵬、苦夷和庫野。

據俄羅斯帝國的人口普查,1897年,1446人在俄羅斯帝國用阿伊努語作為母語,他們在薩哈林島有1434人 。

起源簡介阿伊努人是歷史學家,民族學家和遺傳學家最有爭議的問題之一。如今,研究人員提出了三個阿伊努人的起源的理論。

阿伊努人在體質上和一般的亞洲人相差很多。他們似乎同時具有歐羅巴人種和蒙古人種的某些特色,他們的特徵是低額多鬚,高眼眶、深眼窩、深陷的鼻根、突出的眉弓。皮膚比較黑,毛髮濃密而長,有波紋,臉上和身上的汗毛都很多,身材不高,成年男子身高約1.6米。他們的面孔具有歐洲人的特徵,語言與毗鄰的各民族和國家的語言沒有任何相似之處,男人留著紅鬍子,而且也有捲髮的傾向。

以目前的研究而言,學者還無法確定他們的起源。19世紀中期英國人類學家認為他們是歐羅巴人種的後代,是從北方的西伯利亞經過庫頁島而到達日本的。但最近的DNA測試沒有顯示出任何與現代高加索歐洲人的遺傳相似(他們有與藏族、安達曼羣島原住民相似基因)。另一説法阿伊努人始祖是北上的南島民族,第三種説法是古亞細亞人。

日本古文獻中的「蝦夷人」北海道古稱「蝦夷」(えみし Emishi 或えぞ Ezo),日本史書上也有不少關於「蝦夷人」的記載。在日本武尊傳說成立的時代(6世紀),依照《日本書紀》的記載,日本武尊經由海路進入陸奧國(今本州東北地方)攻打東夷「日高見國」。征討後,「蝦夷既平,自日高見國還之,西南歷常陸(今茨城縣東北方)」(轉引自沈淑敏 nd、日本書紀、尾張國熱田太神宮縁記)。由此可見蝦夷人的勢力範圍,是從茨城縣東北地區,到整個本州東北地方。

《日本書紀》中對蝦夷的記載是這樣子的:「朕聞:其東夷也,識性強暴,凌犯為宗。村之無長,邑之勿首。各貪封界,並相盜略。亦山有邪神,郊有姦鬼。……其東夷之中,蝦夷是尤強焉。男女相居,父子無別。冬則宿穴,夏則住樔。衣毛飲血,昆弟相疑。……故往古以來,未染王化。……即巧言而調暴神,振武以攘姦鬼。」「東夷之中,有日高見國。其國人,男女並椎結文身,為人勇悍。是總曰蝦夷。亦土地沃壤而曠之,擊可取之。」(轉引自沈淑敏 nd、日本書紀)

江戶時代,德川光圀曾編『大日本史』,其有諸藩列傳內收有蝦夷傳上、下二卷。(蝦夷傳上、蝦夷傳下)

認為「阿伊努人」就是「蝦夷人」的說法有某些學者認為蝦夷人與阿伊努人是同一種族的可能性很高。他們的證據大致上有以下幾種。

1.一直到現在,日本本州的東北地方仍然有很多阿伊努語發音的地名,這證明阿伊努人曾經在日本本州居住過。
2.不論是上一節所引用的《日本書紀》,或者是其他的古文獻史料,其中對於蝦夷的習俗記載,都和現在的阿伊努類似。
3.因此,既然中世、近世的蝦夷即阿伊努,所以古代的蝦夷也應該是阿伊努。
整體而言,支持這種說法的學者認為,日本歷史上石器時代的祖先是阿伊努,或者是阿伊努傳說中的矮人。後來,從亞洲大陸渡海過來之現日本人的祖先,又將石器時代人征服或驅逐。

為「阿伊努人」不是「蝦夷人」的說法也有不少學者不認為「阿伊努人」是「蝦夷人」,他們的證據大致上如下:

1.日本本州東北北部(日高見國)很早就有古墳文化以及稻作技術,所以蝦夷人應該是和人,不是阿伊努人。
2.《日本書紀》或其他古文獻有關蝦夷人是蠻民的記載,都是虛構的。這些文獻並非實際觀察蝦夷的生活、或運用可靠的資訊得來的;而只是引用中國古籍中有關蠻俗的記載而已。其中對蝦夷人的描述,僅是對其畏懼與歧視而來。
3.1950年3月,日本的考古學家將中尊寺金色堂的蝦夷人—平泉藤原氏—的遺體加以調查,結果並沒有發現阿伊努的特徵。
歷史最近的研究表明,阿伊努文化起源於鄂霍次克文化和擦紋文化的合併。[4] 1264年,尼夫赫人上訴屬於蒙古帝國的元朝,阿伊努人入侵尼夫赫人土地,導致阿伊努人與元朝的戰爭。[5]13世紀開始與和人接觸。[6] 阿伊努人屬於狩獵採集社會,生活以狩獵和漁業為主,信奉原始自然宗教。[7]

從13世紀開始逐步受到和人勢力的壓迫
)不論遠古時代的阿伊努到底是不是蝦夷,在13世紀、14世紀左右,阿伊努文化算是達到了最高峰。之後,以北海道以南之江差和松前為中心的和人勢力逐漸強大,隨著阿伊努人與和人之接觸的日漸頻繁,和人在最後終於對阿伊努民族展開了壓制(Thomason 1999)。遭受壓制的阿伊努人也開始對和人展開反抗,雙方有了1457年的「坷相曼夷之戰」、1669年的「相庫相郢之戰」、以及1789年的「庫那西利·美那西之戰」,但阿伊努人最後都以失敗告終(阿伊努民族博物館 nd)。18世紀本州基本沒阿伊努人。大部分居住在北海道中部和北部的日高、旭川、釧路等地,少數遠移庫頁島和千島群島一帶,也有一部分散居在本州的一些地方。18世紀末,德川幕府直接派官吏管理千島,開闢了十幾個漁場,同時實行同化政策,要求阿伊努人改變風俗習慣,剃去鬍鬚、潔發、穿和服、按日本方式改名換姓。1904年,歷時 阿伊努人被迫學習日語,須採用日本名字,責令停產停業的宗教習俗,如動物的犧牲和紋身的習俗 。

在1822年和1854年之間,由於和人所帶來之種種新傳染病的播散,阿伊努人的人口終於大量減少。此外,強制性的勞務和被迫分離的家庭,也都對阿伊努人當時的人口造成了影響(Thomason 1999)。

明治時期以後的制度化歧視
薩哈林阿伊努人,1909年1868年,江戶幕府的末代將軍德川慶喜把國家大政奉還給明治天皇,日本歷史上的明治時期正式展開。1869年,明治天皇遷都江戶,並將新都改名為東京。同年,在沒有任何正式協商的情況下,阿伊努人所居住的「蝦夷地」被正式納入日本的行政範圍內,同時也被改名為「北海道」。再一年,現代的戶口制度在北海道正式實行,所有的阿伊努人從那時候起在行政上都成了日本人。在這之後,日本政府不但沒收阿伊努人的土地,同時還將這些土地撥給新遷入的日本移民,以便鼓勵這些新移民對北海道的開拓工作。過了沒多久,北海道的人口就超過了100萬人,該地的原住民阿伊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成了不折不扣的少數民族(Thomason 1999)。

明治時期的日本政府,對阿伊努人進行種種的同化,阿伊努民族長期以來的生活習慣都受到官方的禁止,成為和人眼中的「舊土人」,被迫強行接受「日本人」的生活習慣。1899年,日本政府制定「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在這個時候,阿伊努人被授予自動日本國籍,其表面上的目的雖然是為了救濟阿伊努人和傳授農業知識,但是在將他們定義為「舊土人」的同時,卻也造成了對阿伊努人的制度化歧視,將他們刻意與「和人」做區別(阿伊努民族博物館 nd)。

二戰後的發展
現代阿伊努人。值得注意的是,其服裝穿著方式乃同和服采右衽,與其傳統左衽穿法已有所不同。
傳統房屋復原,北海道二風谷阿伊努文化博物館
阿伊努民族旗1946年,北海道靜內町(現已併入新日高町)召開了「全道阿伊努人大會」,大會上以阿伊努人的「教育高度化」、「福利、保健設施共同化」等作為主要議題,成立了「社團法人北海道阿伊努協會」。1961年,該會更名為「北海道同胞協會」,對與阿伊努相關的問題都設法做出積極努力。

1984年,該會要求日本政府制定「阿伊努新法」(暫定)以取代現行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在這以後,為了希望新法能夠早日通過,阿伊努人展開了相當激烈的族群運動。

1992年12月,阿伊努人的組織——北海道同胞協會理事長野村作為阿伊努人的代表,在聯合國集會上發表了演說。演說陳述了阿伊努人由於日本政府的同化政策被否定其傳統文化,剝奪了領土(北海道、樺太、千島群島)和生活手段的事實,強烈抗議並要求日本政府根據《國際人權規約》,為阿伊努人的生存權利制定新法。但日本政府作了拒絕:「享有自己的文化,實踐自己的宗教,以及使用自己的語言是被我國憲法所保障的每個人的權利。但在聯合國《人權規約》中規定意義的少數民族,在我國不存在。」這種說法顯然與先前制定的《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是相互矛盾的。阿伊努人的抗議一直未斷。他們把自己作為一個少數民族的存在事實再三向日本政府、向聯合國提出來。懾於當時國際先住民自立運動的高漲,日本政府曾於1957年以改善生活條件和勞動條件為目的,修改過《北海道舊土人保護法》中的107號規定。但幾十年來,日本媒體、政壇很少涉及這一問題的落實情況。日本還是以「單一民族國家」姿態出現。近年,在阿伊努人中的有識之士的努力下,日本國憲法終於決定包含「尊重阿伊努人權利」的若干內容。其中包括人權保護、振興民族文化、創設自立化基金及設立審議機關等項內容。阿伊努人的抗爭由此獲得初步的勝利。

2008年6月6日,隨著G8的召開,日本國會議員一致通過法案正式將阿伊努人為日本原住民族[8],並要求政府採取措施提高其社會地位。現在多數阿伊努人是漁業與地盤工人。
在俄羅斯阿伊努人阿伊努也是俄羅斯庫頁島、千島群島、堪察加土著。俄羅斯阿伊努人可以細分到六組:堪察加阿伊努人、北千島阿伊努人、南千島阿伊努人、阿穆爾谷阿伊努人、北薩哈林阿伊努人、南薩哈林阿伊努人。總人口100到1000人。俄羅斯以阿伊努人既不講阿伊努的語言,也不從事任何阿伊努人在社會行為和習慣的傳統文化。因此不能比照堪察加人的優待政策,也不被承認為單獨民族。

阿伊努族代表人物知里幸惠
萱野茂
語言主條目:阿伊努語
注釋1.位於日本北海道的「阿伊努民族博物館」,在其中文版網頁上是採用「愛努」此漢字譯名(nd);採用「阿衣奴」此漢字譯名的是沈淑敏(nd)。
和阿伊努人相關的研究書目舉隅(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日文著作作者以其姓氏的漢語發音為準)

北海道ウタリ協會アイヌ史編集委員會編,1989-1994,アイヌ史(五冊)。札幌市:北海道出版企畫。
本多勝一,1993,アイヌ民族。東京:朝日新聞社。
大井晴男,2004,アイヌ前史の研究。東京都:吉川弘文館。
Fitzhugh, William, and Chisato O. Dubreuil. 2001. Ainu: Spirit of a Northern People. Reprint ed.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工藤雅樹、佐佐木利和,1992,古代の蝦夷:北日本繩文人の末裔。東京:河出書房。
Ohnuki-Tierney, Emiko. 1984. The Ainu of the Northwest Coast of Southern Sakhalin. Prospect Heights, Ill.: Waveland Press.
平山裕人,1996,アイヌ史を見つめて。札幌市:北海道出版企畫。
Walker, Brett L. 2001. The Conquest of Ainu Lands: Ecology and Culture in Japanese Expansion, 1590-1800. Berkeley and Los Angeles: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新谷行,1990,增補アイヌ民族抵抗史。東京:三一書房。
植原和郎等,1972,シンポジウムアイヌ:その起源と文化形成。札幌市:北海道大學圖書刊行會。
參考出處(按照作者姓氏漢語拼音順序排列)

阿伊努民族博物館,nd,愛努民族概要 [online]。日本北海道:阿伊努民族博物館。[引用於2004年11月5日]。全球資訊網網址:[1]。
The Ainu Museum. nd. The Ainu People [online]. Siraoi, Hokkaido, Japan: The Ainu Museum, [cited 5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2].
大紀元,nd,日本的蝦夷人 [online]。np:大紀元。[引用於2005年2月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3]。
經濟部投資業務處,2003,日本投資環境簡介 [online]。np:經濟部投資業務處。[引用於2005年2月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4]。
沈淑敏,nd,日本原住民之謎 [online]。台北:國立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引用於2004年11月19日]。全球資訊網網址:[5]。
釋聖嚴,1980,日本佛教史,見現代佛教學術叢刊 [online]。台北:國立台灣大學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引用於2005年2月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6]。
Thomason, Andy. 1999. Fourth World/Indigenous Peoples: The Ainu of Japan [online]. np: Suite101.com, 2 July [cited 5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www.suite101.com/article.cfm/fourth_world/22057
Wikipedia. 2005. Ainu [online]. np: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2 February [cited 5 February 2005]. Available from World Wide Web: [7].
楊俊昭,2002,秋風颯颯話東瀛 [online]。np:楊格專欄:漫談地名與國名。[引用於 2005年2月4日]。全球資訊網網址:[8]。
1.^ 1.0 1.1 Poisson, B. 2002, The Ainu of Japan, Lerner Publications, Minneapolis, p.5.
2.^ Gordon, Raymond G., Jr. (ed.). Ethnologue: Languages of the World. 15th. Dallas: SIL International. 2005. ISBN 1-55671-159-X. OCLC 224749653. . OCLC 60338097.
3.^ Encyclopedia of bilingualism and bilingual education, Volume 1997 By Colin Baker, Sylvia Prys Jones
4.^ Sato, Takehiro; et al. (2007). "Origins and genetic features of the Okhotsk people, revealed by ancient mitochondrial DNA analysis".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52 (7): 618–627. doi:10.1007/s10038-007-0164-z
5.^ 第59回 交易の民アイヌ Ⅶ 元との戦い. Asahikawa City. June 2, 2010 [March 2, 2011] 日語寫法
.
6.^ Weiner, M (eds) 1997, Japan』s Minorities: The Illusion of Homogeneity, Routledge, London.
7.^ "NOVA Online – Island of the Spirits – Origins of the Ainu". Retrieved on May 8, 2008.
8.^ Diet officially declares Ainu indigenous 日本時報
提到該民族的一些影視作品1985年角川春樹事務所的動畫電影《神劍》(原題:カムイの剣)劇情中,主角次郎即為阿伊努人與日本人的混血兒,他所持的短劍「カムイの剣」中「カムイ」的亦為阿伊努語的「神」之意。另外此片劇情中,也有阿伊努人的角色登場。
漫畫書以及根據漫畫改編的動畫片《通靈王》其中之一的角色雖然沒有明確提及,但從該人物的自我表述、服飾等方面可猜測其為阿伊努人。
漫畫「最終兵器少女」故事舞台為北海道,劇情發展中多處觸及阿伊努民俗與典故,女主角千瀨(ちせ)的名字亦為阿伊努語「家」的意思。
格鬥遊戲侍魂系列的登場人物中,有一對阿伊努人姐妹娜可露露和莉姆露露。
PS2動作冒險遊戲「大神」中有一個「北方國家カムイ」,住在那個國家的人為少數民族「オイナ族」,カムイ本身即為阿伊努語「神」的意思,裡面有個角色オキクルミ亦可跟主角一起戰鬥,此篇故事原形來自於阿伊努民俗故事,オキクルミ也是阿伊努神話中的人物。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4-20 01:22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18227 秒, 數據庫查詢 6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