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國文學] 洗冤集錄(宋慈) [打印本頁]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2 21:01     標題: 洗冤集錄(宋慈)

洗冤集錄

一、作者介紹: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南宋福建建陽縣童游里人,古代法醫學家,《洗冤集錄》的作者。

        宋慈出身在一個朝廷官吏家庭,父名鞏,曾做過廣州節度推官。宋慈少年受業於同邑吳稚門下,吳稚是朱熹的弟子,因此,宋慈有機會與當時有名的學者交往。宋慈二十歲進太學。當時主持太學的真德秀是著名的理學家,真德秀發現宋慈的文章出自內心,流露有其感情,因此,對他十分器重。宋慈早年的師友,對於他學業的進步與後來的思想當有相當的影響。

        宋寧宗嘉定十年(1217年),中進士乙科,朝廷派他去浙江鄞縣任尉官(掌一縣治安),因父喪而未赴任。宋理宗寶慶二年(1226年),宋慈出任江西信豐縣主薄(典頒文書,辦理事務),從此正式踏上了仕宦生涯。紹定一至三年,在鄭性之幕下參與軍事。

        宋慈於紹定四年(1232年)舉為福建長汀知縣(一縣的行政長官),嘉熙元年(1237年)任邵武軍通判(州府長官的行政助理),嘉熙二年(1238年)調南劍州通判,嘉熙三年(1239年)任提點廣東刑(主管司法刑獄和監察),嘉熙四年移任江西提點刑獄兼贛州知縣。淳祐元年(1241年)知常州軍事,淳祐七年任直秘閣提點湖南刑獄並兼大使行府參議官,次年進直寶謨閣奉使四路(宋分天下為各路,等於現在的省份),皆司皋事。淳祐九年(1249年),拔直煥閱知廣州、廣東經略安撫使(掌管一路之軍事行政)。

        宋慈一生二十餘年的官宦生涯中,先後擔任四次高級刑法官,後來進直寶謨閣奉使四路,也是「皆司皋事」。期間,宋慈在處理獄訟中,特別重視現場勘驗。他對當時傳世的屍傷檢驗著作加以綜合、核定和提煉,並結合自己豐富的實踐經驗,完成了《洗冤集錄》這部系統的法醫學著作。

        宋慈一生從事司法刑獄。長期的專業工作,使他積累了豐富的法醫檢驗經驗。宋慈平反冤案無數,他認為「獄事莫重於大辟,大辟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 (出自《洗冤集錄》序),堅持「審之又審」,重視現場堪驗,還指出「凡驗婦人,不可羞避」,「檢婦人,無傷損處須看陰門,恐自此入刀於腹內」,如死者是富家女,把女屍抬到光明平穩處,「令眾人見,以避嫌疑」。

        宋慈64歲死於廣州經略安撫使的任所,宋理宗親自爲其書寫墓門,憑吊宋慈功績卓著的一生。劉克莊在墓誌銘中稱他:「聽訟清明,決事剛果,撫善良甚恩,臨豪猾甚威。屬部官吏以至窮閭委巷,深山幽谷之民,咸若有一宋提刑之臨其前。」。後來宋慈的墓地遷至福建建陽市崇雒鄉昌茂村西北。

二、內容簡介:

        《洗冤集錄》為宋朝人宋慈所作,由其從事司法刑獄工作所積累之豐富驗屍經驗為基礎,並結合當時傳世的屍傷檢驗諸書,加以綜合、核定和提煉,完成了這部有系統的古代法醫學著作。

        《洗冤集錄》成書於淳祐七年(1247年),有五卷,53條,有檢驗總論、驗屍、驗骨、驗傷、中毒、救死方六大題材。以目錄來看,本書的主要項目包括:宋代的檢驗屍傷法令;驗屍方法和注意事項;屍體現象;各種機械性窒息死;各式鈍器損傷;銳器損傷;交通事故損傷;高溫致死;中毒;病死和急死;屍體發掘等項。主要的涵蓋驗屍的檢驗方法、死因的判斷,例如對於被火燒死與死後焚屍的差別、生前溺死與死後棄屍入水,都有精闢的見解。《洗冤集錄》中所稱呼的「血墜」也就是現代法醫學中的「屍斑」。

        《洗冤集錄》是宋慈集前人驗屍經驗大成之著作。著者在序言中說道:「獄事莫重於大僻,大僻莫重於初情,初情莫重於檢驗。蓋死生出入之權輿,直枉屈伸之機括,於是乎決法中。」他不斷告戒審案人員不能輕信口供,認為「告狀切不可信,須是詳細檢驗,務要從實」,對疑難案件尤「不可避臭惡……須是躬親詣屍首地頭……須是多方體訪,務令參會歸一,切不可憑一、二人口說,便以為信。」他亦提出檢驗諸法如檢驗官必須親臨現場、屍格必須由其親自填寫的屍體檢驗等之原則。

       《洗冤集錄》亦有其時代條件的限制,血跡、精液、毛髮的化驗工作沒有認識,滴血認親、掘屍蒸骨的方式則不近科學。

三、刊本:

        《洗冤集錄》宋刊本已失佚,現存最早的版本為元刻本《宋提刑洗冤集錄》。《四庫全書》只收了目錄而未存書。《洗冤集錄》較1598年歐洲第一本法醫專業書——意大利費德羅(Fortunato Fedele)的《醫生的報告》還要早三百多年問世。

         後世出現不少類似《洗冤集錄》的著作,有《平冤錄》和《無冤錄》各兩卷,清代吳才鼎(另說是顧廣圻)將這三部作品彙編,稱為「宋元檢驗三錄」,另外還有《洗冤捷錄》、《洗冤法錄》等十餘種著作。

         王明德《讀律佩觿》卷八增補《洗冤集錄》的內容,《四庫全書》稱《讀律佩觿》多穿鑿附會,「大清律本註明律舊注而已,已意辨證之,其說好為駁難而不免穿鑿,所作洗冤錄,雜記異聞旁及鬼神醫藥之事,尤近小說家言。」




這一本書我一直買不到阿,因為臺灣沒有出版,

雖然我看不懂簡體字,都是用猜的,

有一回和朋友碰巧發現專賣簡體書的書店,結果老闆說賣完了,

要訂書,可是要等很久阿,因為那裡不常去,所以最後就放棄了,

這一本真的一直讓我很扼腕阿,我好想看喔!
作者: 饅頭仔    時間: 2009-11-4 13:02

看電視才看過~~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4 13:10     標題: 回應 饅頭仔 第 2 篇文章

恩,它的片名是「大宋提刑官」,

蠻好看的,只是它在晚上很晚的時候才播出,

所以只看過幾集而已,只是覺得宋慈好厲害喔!

才會一直想找書來翻閱看看。
作者: 琰容    時間: 2009-11-5 11:26

恩恩
這本琰上課有說到喔~
是本很有趣的書~
不過好像不只一本的樣子~
作者: leungmon    時間: 2009-11-5 11:34

宋慈=古代CSI~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3:01     標題: 回應 琰容 第 4 篇文章

琰的課好好喔,

我們的課就沒提到,

之前跟圖書館薦購,其他的書都OK,

只有這一本書都沒有購進啊!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3:05     標題: 回應 leungmon 第 5 篇文章

沒錯,宋慈好厲害喔,

CSI也好厲害喔,非常崇拜他們。
作者: 琰容    時間: 2009-11-5 15:11

引用:
原帖由 qoomnly 於 2009/11/5 13:01 發表
琰的課好好喔,

我們的課就沒提到,

之前跟圖書館薦購,其他的書都OK,

只有這一本書都沒有購進啊!
QOO
騙人係總是會提到一些有的沒的說
這本是在目錄版本學裡提到的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5:13

騙人係是什麼??

目錄版本學又是什麼??

那有原文嗎?
作者: 饅頭仔    時間: 2009-11-5 15:34     標題: 回應 qoomnly 第 9 篇文章

騙人系是琰說她系的別稱....中文系
作者: leungmon    時間: 2009-11-5 15:36     標題: 回應 饅頭仔 第 10 篇文章

因為中文系竟然要琰琰修讀日文~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5:37     標題: 回應 饅頭仔 第 10 篇文章

所以中文系是騙人系,

可是中文系的人文言文和文筆好,

所以可以做作家阿。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5:40     標題: 回應 leungmon 第 11 篇文章

那應該是外文系或日文系吧?

可是這樣可以多一種語言出社會比較吃香阿。
作者: 琰容    時間: 2009-11-5 15:46     標題: 回應 qoomnly 第 13 篇文章

琰來解答
因為琰的學校規定要每個科系要修第二外語
是必修的課
琰的系上規定
英日文可以二選一
所以琰選擇修日文課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5:49     標題: 回應 琰容 第 14 篇文章

那應該是正常的,

因為我們學校大一規定修英語,

大二到大三強制修外語,但可以自選英、日、西、俄等,

所以那應該不算騙人系吧!
作者: 琰容    時間: 2009-11-5 15:53

引用:
原帖由 qoomnly 於 2009/11/5 15:37 發表
所以中文系是騙人系,

可是中文系的人文言文和文筆好,

所以可以做作家阿。
QOO
不是這樣的
不是每個人文筆都很好
中文的範圍太廣了
所以不一定會走那條路

中文在國際上稱為  漢學

大致上可分為

小學
文字學
聲韻學
訓詁學
小學類是中文的必修課

詞章
就是所謂的文章

義理
類似思想的東西

這些又會扯上一些有的沒的
像是文獻學
目錄學
版本學
之類的
作者: 琰容    時間: 2009-11-5 15:56

引用:
原帖由 qoomnly 於 2009/11/5 15:49 發表
那應該是正常的,

因為我們學校大一規定修英語,

大二到大三強制修外語,但可以自選英、日、西、俄等,

所以那應該不算騙人系吧!
琰的騙人指的是

不是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

唸了之後才發現不是
真相是殘酷的

之前是對於
文字的故事有興趣才會去唸

結果被騙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6:00

引用:
原帖由 琰容 於 2009-11-5 15:53 發表
QOO
不是這樣的
不是每個人文筆都很好
中文的範圍太廣了
所以不一定會走那條路

中文在國際上稱為  漢學

大致上可分為

小學
文字學
聲韻學
訓詁學
小學類是中文的必修課

詞章
就是所謂的文章

義理
類似思想的東西

這些又會扯上一些有的沒的
像是文獻學
目錄學
版本學
之類的
那些東西聽起來很難,

我有一個朋友他也是讀中文系,

沒想到,他和琰一樣竟然都讀得下去,

那些東西感覺真的很乏味,琰加油!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6:03

引用:
原帖由 琰容 於 2009-11-5 15:56 發表


琰的騙人指的是

不是像一般人所想像的那樣

唸了之後才發現不是
真相是殘酷的

之前是對於
文字的故事有興趣才會去唸

結果被騙
恩,我覺得文字的故事自修就好,

不需要去讀中文系,

中文系本來就很乏味,那琰加油!
作者: 琰容    時間: 2009-11-5 16:06

引用:
原帖由 qoomnly 於 2009/11/5 16:03 發表

恩,我覺得文字的故事自修就好,

不需要去讀中文系,

中文系本來就很乏味,那琰加油!
呵呵
也不是說中文的東西乏味
而是學術的東西本來就會這樣
所以要加油啦~

你的朋友是中文的喔~

那他一定很厲害

因為琰都快不行啦~
作者: 琰容    時間: 2009-11-5 16:12

引用:
原帖由 qoomnly 於 2009/11/5 15:13 發表
騙人係是什麼??

目錄版本學又是什麼??

那有原文嗎?
有興趣可以去翻

Bibliography - 目錄學, 書誌學(日), 校讎學

字源來自希臘文 Bibliographia, biblio 是圖書之意, graphia 本義是圖像, 或是書寫的過程或形

式 (process or styles of writing), 用作尾辭,有說明某物的學問的意味。因此 bibliograph

y 即為「說明圖書的學問」之義,對書籍的著述,印刷,出版等作有系統的描述。(昌彼得 & 潘美月, 19

86, p. 1)

昌彼得, & 潘美月在其《中國目錄學》一書中,詳述了對中文「目,錄,目錄」等字源的考證。「目」有

列舉縷列事物之義,「錄」字指有一定次序的記載,而目錄一詞最早出現於《漢書 敘傳》:「劉向司籍,

九流以別,爰著目錄,略序洪烈,敘藝文第十。」


「目錄」兩字最早的意思,據漢書藝文志:「劉向校書,每一書已,輒條其篇目,撮其旨意,錄而奏

之。」所以目錄就是教將篇目列出,或是撮述一書大旨的敘述。而當時之所以會需要列出書目,因為古書

多半以卷為單位製作,以編卷單行,因此版本一多,就算同書,各家收藏的版本也會多寡不一;因此需要


集合書籍的各種藏本,加以讎校,定著為若干篇,列出書目。(昌彼得 & 潘美月, 1986)


傳統的中國目錄學認為,目錄學包含有校勘與目錄兩者。以往中國校讎與書目編製並不區分,因此統稱為

校讎學。

中國目錄學
互著 -

凡一部書的內容可以通於兩類或兩類以上的學術時,則可依其可以隸入的部類分辨重複著錄,一個是主

類,其他處則於目下註明互見某類。此詞彙創於清代章學誠之《校讎通義》。方法的起源是明代祁承業的

「通」法。(昌彼得 & 潘美月, 1986, p. 82)

別裁 -



凡一部書之中括有若幹著作,這所附著作的內容與原書不隸屬於同一部類者,則將其篇卷裁別出,標注於

它應歸入的部類,並註明它原在某書之內。此詞彙創於清代章學誠之《校讎通義》。方法的起源是明代祁

承業的「互」法。(昌彼得 & 潘美月, 1986, p. 82)




昌彼得, & 潘美月. (1986). 中國目錄學. 台北: 文史哲出版社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6:13

引用:
原帖由 琰容 於 2009-11-5 16:06 發表

呵呵
也不是說中文的東西乏味
而是學術的東西本來就會這樣
所以要加油啦~

你的朋友是中文的喔~

那他一定很厲害

因為琰都快不行啦~
我是不知道她讀得如何?

可是她從以前成績就很好,(好崇拜她喔

而且她研究所還繼續念中文系,

所以琰和她都要加油!
作者: qoomnly    時間: 2009-11-5 16:14     標題: 回應 琰容 第 21 篇文章

感覺好難喔,

恩,我有空再找來看看,

謝謝琰!




歡迎光臨 ☆夜玥論壇ק (http://www.ds-hk.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