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標題: [中國文學] 目錄學.版本學.校讎學的起源研究目的及研究範圍 [打印本頁]

作者: 琰容    時間: 2009-11-5 16:18     標題: 目錄學.版本學.校讎學的起源研究目的及研究範圍

 目錄學是以圖書為研究對象的一門學科。在古代這門學

科稱為校讎學,舉凡圖書的採訪方法、選本、校勘、分類

及編撰目錄等,都是它的研究對象。清代史學家王鳴盛在

《十七史商榷》序中說:「目錄之學,學中第一要緊,必

從此問途,方能得其門而入。」同書卷七又說:「凡讀

書,最切要者目錄之學。目錄明,方可讀書;不明,終是

亂讀。」目錄學就像一把鑰匙,通過它,才能打開書籍寶

庫的門徑。


  而中國目錄學的始祖劉向、劉歆父子在編《別錄》、

《七略》時能推闡大義,條別學術異同,使人由委溯流。

這也就是要熟知目錄,成為治史六要之首的重要原因。


  由於宋代是我國封建經濟發展較快速的時期,農業生

產的恢復和發展,手工業和商業的發達,為社會經濟的繁

榮奠定堅實的基礎。我國雕版印刷在宋代非常發達,而活

字印刷也發明於宋代。手工業書坊的興盛和商業交通的發

達,為書籍的刻印與流傳,創造有利的條件。因此,宋代

官私藏書超越前代,達到我國中世紀的高峰。


  宋代政府的官修目錄是在當時政治、經濟、文化的要

求下、在雕版印刷逐漸發展的情況下和唐代目錄工作的豐

富經驗下建成的。宋代將三館、秘閣作為培養學術人才和

高級官吏的文化機構比唐代更為突出,其中的學士、校

理、校勘,大多數是從科第中選拔出來的優秀人才,能有

較充裕的時間和較高的學識,從事補充圖書、整理圖書。

另外,宋代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每隔三朝或兩朝纂修一次

國史,便將政府圖書館各庫藏書目錄集中整理一次,編成

國史藝文志。因此造就了《崇文總目》的編纂。


  《崇文總目》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國家藏書目錄。

它對於宋代圖書的補缺,辨別圖書存亡、真偽等方面都起

著重要作用。它的分類和著錄方法對後世圖書的分類和著

錄,以及目錄學的研究都有深遠的影響。


  相較於經史子集,版本學是屬於較進階領域。

  「版本」這個名詞,大體上是從有雕版印刷之後才出

現,中國的書籍出現的時代很早,早期書籍的流傳大致上

都是用傳抄的方式,後來才改變成印刷的方式。版本的分

類,有用雕版情形分,如刻本、複刻本、活字本;有用雕

版地方分,如官刻本、私刻本、外國刻本;有用印期和墨

色分,如朱印本、朱墨本、套印本;有用印刷質量分,如

單行本、抽印本、附刻本。其他還有用字體大小分、用裝

訂方法分、用增點批注分等等,可以說是非常的複雜。而

版本學即是研究此方向之學術領域。


  其中黃丕烈是清代乾嘉之際著名的大藏書家,傑出的

校勘學家、版本學家,為清代版本學的奠基和發展作出了

不可磨滅的貢獻。黃丕烈曾用他自己的話和校勘實踐,而

且不諱言宋本的缺點,甚至說有些宋本還不如明本。他主

張衡量版本的優劣,必須取決於校勘的結果,堅決反對口

說耳食以定是非,證明黃丕烈在版本問題上具有實事求是

的科學態度。尤其黃校本是影宋影元鈔本的一大發展,為

版本學增加了新的內涵,在校勘學、版本學上有著重要的

作用。




歡迎光臨 ☆夜玥論壇ק (http://www.ds-hk.net/) Powered by Discuz! 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