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新話題
打印

[研究趣聞] 亞洲首宗 智能機械臂換膝關節

亞洲首宗 智能機械臂換膝關節

本文來自:☆夜玥論壇קhttp://ds-hk.net★ 轉帖請註明出處! 發貼者:chris9510 您是第477個瀏覽者
無論老化、勞損或疾病,都有可能令膝關節提早出現部分缺損,可惜以往因更換局部膝關節手術成果有限,導致不少患者因而卻步。早前養和醫院引入全亞洲首部「智能互動機械臂關節置換系統」,並成功完成本港首宗有關手術,讓局部膝關節置換術,踏入新紀元。
  文:Chris 圖片:受訪者提供、星島圖片庫
  革命性新技術
  養和醫院矯形及創傷外科部(骨科)主管胡永祥醫生(上圖)指出,剛引入的新技術打破傳統手術概念,大幅提高膝關節局部置換術的治療效果及術後人工關節的耐用程度。他解釋,膝關節可分為內側、外側及髕骨關節面三部分,如屬全膝關節置換,在現時的技術下,手術治療效果已非常良好。相反,如膝關節只有局部勞損,在盡量保留良好膝關節的大前提下,施以傳統術式將有問題的膝關節組織切除更換,基於每個患者病情各異,致令切割角度、植入假體位置等存在大量變數,導致術後效果未必盡善盡美,因而縮短人工關節的耐用性。直到新系統的面世,將有望一舉解決上述問題。新系統結合電腦導航技術、機械臂及精密電腦系統三部分,讓醫生可預先在電腦系統內,計算和推斷出手術中最佳的切割和植入假體位置,故術後療效遠勝從前。
  預先模擬手術細節
  胡醫生進一步解釋,當診斷患者可接受「智能互動機械臂關節置換術」後,會讓其進行電腦掃描,再將患處數據輸入電腦系統中,利用特製軟件分析數據,再製成一個與患者膝關節一樣的虛擬立體模型。此時醫生即可在電腦上,預先計畫和模擬好手術的細節,以得出各項最佳的手術效果。當進入手術室後,醫生會在新儀器的電腦導航系統協助下,測量膝關節的韌帶張力鬆緊度,以及膝關節的伸屈間隙是否良好,進一步微調假體的植入位置和角度。之後電腦導航系統會校對和對正患處,再在醫生操作下,協助引導機械臂進行各項預先計畫好的手術細節,磨走破損的關節組織和置入假體。由於機械臂的誤差只有一毫米,手術過程可更精確地完成。
  「由於可預先得出數據,因此醫生能更周詳地計畫和推算手術效果,令結果更趨完善。如能將這新概念進一步推廣至其他手術領域,相信亦可大幅改善手術效果,因此不得不稱之為一大突破,甚至革新。在新技術的協助下,醫生臨牀手術經驗,亦能更加量化,以便於作出指導傳承,有助提高醫生的培訓和交流。」胡醫生總結道。
  ■手術細節預先計畫愈詳盡,其完成度和術後效果則愈佳。
  ■新系統有如眼、手、腦,輔助醫生提高手術成效。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學以廣才,志以成學。

矜功不立,虛願不至。

不患無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為可知也。

立德、立功、立言。

TOP

發新話題

當前時區 GMT+8, 現在時間是 2024-6-9 07:59

Powered by Discuz! 6.0.0Licensed © 2001-2014 Comsenz Inc.
頁面執行時間 0.016630 秒, 數據庫查詢 6 次, Gzip 啟用
清除 Cookies - 聯繫我們 - ☆夜玥論壇ק - Archiver - WAP
論壇聲明
本站提供網上自由討論之用,所有個人言論並不代表本站立場,並與本站無關,本站不會對其內容負上任何責任。
假若內容有涉及侵權,請立即聯絡我們,我們將立刻從網站上刪除,並向所有持版權者致最深切的歉意。